close

我已經不確定有沒有在 FB 公開寫過這個故事了。看到某部長說他不清楚學生掛他的名字投稿出去的論文,有感而發,就算我曾經寫過這個故事,請容許我再舊調重談一下。

2005 年初,我是加州理工學院二年級的博士班研究生。經過了近兩年原地打轉的研究過程,終於決定要放棄原先所做的題目。茫然之際,讀了 Vapnik 的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一書,在裡面看到了一個大師所說的 Open Problem。正當我試著搞懂這個 Open Problem 到底有多難的時候,突然發現只要加上一些小小的假設,這個 Open Problem 其實沒有大師所說的那麼難。當下加緊努力,花不到幾週的時間,我就在這個問題上累積不少的研究成果,這個問題最後成為我的碩士論文題目,也成為我在本領域最佳期刊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的第一篇論文發表。

在累積到期刊論文之前,我把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寫了起來,要投稿到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。我問了我的指導老師說可不可以投,他說當然可以。我就戰戰兢兢的自己寫好了論文,心裡衡量著給老師留個幾天的時間幫我修改一下,放在他辦公室門口。

過了不到一天的時間,他說要找我談談。我去到他的辦公室,他把「改好」的論文給我。第一頁,幫忙改了十幾個單字和文法的錯誤,第二頁,改了不到十個,第三頁,又改了幾個。他說,我寫得還不錯,可是用字有點太過亞洲英文,他建議我有空的話,多去查查 Thesaurus,可以有效改進我的用字。

一如所有已經升等的教授,我的老師非常的忙,這樣的改法,擺明了就是說「你靠自己去投吧,我沒時間管」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他在我的論文第一頁,把自己的名字劃掉,寫了句「no need to list me」。

我心裡想著,是我寫得太爛,你愛惜羽毛,不想列名嗎?又或者你不高興我留給你的時間太少,覺得想擺個架子給我看?當然,這些心裡的問題,我沒有問他。不過我很乾脆的問了:為什麼不用列?

他說,我有個心裡的標準,我對一篇論文的貢獻度要超過百分之十,我才能被列在上面。你這篇論文,從想法、證明、實驗到寫作,在我看來我幾乎都沒有貢獻,只是這幾週有空時聽你講講,連回饋都很少,算不得貢獻。你如果覺得有其他有貢獻的合作者,你可以列上去,但我沒有貢獻,不能列名。我是你的指導教授,我可以指導你研究,我可以提供你專業的建議,但如果要列名,我必須要有實質貢獻。這不是針對你,我對實驗室每一篇出品的論文,我都是用這樣的標準在處理列名的問題的。

是的,客觀來說,我的指導教授並沒有對這篇論文做出任何深入的貢獻。但就在那個當下,他對我的研究生涯,給了非常重要的貢獻。他教會了我,如何做一個令人尊敬的研究者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thwax 的頭像
    jthwax

    JTHWAX 部落格

    jthw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